63书院 > 都市小说 > 畸情:苦爱 > 第3部分

第3部分

 “可是我不能娶你,我不能和你姨离婚,她已经够可怜的了,我不能再雪上加霜”。

    “那我们就这样过下去,只要我姨不反对。”美英说。

    当他们再次进行时,美英感觉,原来男人和女人的这种事是如此的美妙,有趣,疼痛在消失,愉悦分秒俱增,她有了一种在大海中浮游的感觉,起起、伏伏、潮起潮落,兴奋之中夹杂着某种焦渴与楚痛。她情不自禁地呻吟起来,由极力克制浅吟低唱到不由自主地大声呼唤,此后,这竟成了她做爱时的一种特征。

    第二天,当王奎上班离家之后,乔月娥把美英呼唤到了身边,握住美英的手说:“美英,昨晚你和你叔的事,姨知道了,你声音太大了。”

    美英大骇,脸色由红变白。而这时乔月娥的神态却十分平和,她说:“姨一点也不怪你,真的,你叔也是个好人,我拖累了他,对不起他。我是真心希望你和你叔能好在一起,这样姨心里反而好受些——”。

    乔月娥在与美英推心置腹的谈话中,还道出一个她和王奎之间的秘密。

    苦恋 第六章

    在乔月娥出事前,王奎已经决定与她离婚。起因于乔月娥的红杏出墙。

    乔月娥和和王奎的结合在八年前。两人既是老乡,又是高中同学。但他们的恋爱结合却和乔月娥的父亲撮合有关,属于半自由恋爱,半包办的结果。

    那时,乔月娥在陕北某座县城中学读高中,父亲是县武装部的部长。而王奎虽然也在县中学读高中,但与乔月娥不是一个班级。王奎比乔月娥第一个年级,年龄也比乔月娥小二岁。王奎的家在那座县城下属的一个人民公社,父亲是一位公社的财政协理员,属于公社的小干部。王奎和乔月娥虽然是同学,他们的结识却是因父亲的原因而起。

    这是一段从马路上驶来的姻缘。

    王奎读高中二年级那年,暑假结束,从乡下返回县城读书。那时乡下到县城的交通很不发达,并没有班车,王奎步行着到县城,在路上接到一个黄色的军用挎包,打开来看,里面有一个绿色的搪瓷缸,牙具,毛巾,此外有一个工作证和一只钱包。钱包里的钱并不多,总共不到六十元,此外还有几十斤全国粮票。从工作证上看出丢失这个挎包的人是一位在武装部工作的军人,名叫乔振国。

    王奎捡到这个挎包,看到工作证上失主的名字之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找到失主,把钱包还给乔振国。

    王奎从下下走到县城的时候,已经斜阳西下。王奎没有回学校,而是直接到了县政府的大院。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已经下班,只留有值班室的传达员。

    到政府机关大门口的传达员知道王奎找的是一个叫乔振国的军人时,态度很是热情:“噢,你找乔部长呀,他下班了,不过,他的家住的离这里很近,步走十分钟就能到。”

    传达室人员如此这般地告诉了王奎,乔振国家的地址和具体方位、门牌。按照传达员的指点,王奎非常容易就找到了乔振国,并且把挎包和里面的物品交到了乔振国手里。

    原来是乔振国做着县政府的吉普车到下关镇检查征兵工作情况时,路途颠簸,不知什么时候把挎包丢掉了,乔振东正为自己这一疏忽而懊恼呢。六十多元钱,几十斤粮票,数目虽然不大,但它是那个年代一个县太爷多半个月的工资和口粮呢。那时候的官吏可不像现在的官吏这般有钱、富足。

    就是通过这件事,乔振国认识了王奎,并认定这是个前途无量能成大气候的小伙子。乔振国问王奎说:“小伙子,今年多大了?”

    “十七岁。”王奎如实回答。

    “家是哪里的?”乔振国问。

    “下关镇。”王奎说。

    “你父亲是干什么的?”乔振国又问。

    “下关镇的财政协理员。”

    “好,你来县城干什么?”

    “我在县中念高中。”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