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道本至虚 > 第七章飘渺派

第七章飘渺派

    草药的四性五味。所为四性,乃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

    所谓五味,乃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周墨扬听得频频点头,并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一一认真记录,在清源讲解停顿时还不时轻声提问。转眼已近午时。

    “你家数代行医,听闻令尊医术也远近闻名,贫道也就不在此呱噪了。”“小友,你可知悬壶济世来历?”清源突然问道。

    “小子知道,相传前朝上蔡郡西南有个小官叫费长房。一日,市集上来了一位行医卖药的老翁,在其看病卖药的棚顶上挂着一个葫芦,当时人们就称其为“壶公”。服了他的药不管什么病都能治好,十分灵验。到了天黑人潮散后,壶公就会跳进葫芦里休憩。费长房很是吃惊,知道此人必是奇人。为了弄清楚壶公的来历,费长房准备了好酒好菜款待壶公。壶公知道费长房跟自己有缘,就约他隔天晚上再见面。第二天费长房依约前往,壶公便领着他一起跳进葫芦内,只见葫芦里别有洞天,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奇花异草,宛若神仙世界。大厅的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两人享用后,壶公才把费长房带了出来。不久,费长房便拜壶公为师,学习医术及修道之术;几年后壶公又赠他能治病驱鬼的竹杖,从此费长房可以治百病、驱瘟疫了。因为壶公当时悬壶卖药行医,于是后人便纷纷仿效,行医或卖药的人都在自己的店铺前挂上葫芦标志,藉以表明自己的医术高明,药石灵验。”周墨扬若有所思的回答。

    “孺子可教也!”清源突然起身“老夫的心意你可明了?”

    “小子。。。。。。”

    “不必着急回答,老夫观你心性不差,颇和吾意。只是你年少心思未定,或有顾虑。你我若他日有缘,必会再聚。此书乃本观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典籍之一,专为辨识草药,名曰《神农本草经》,先前起了考究之心,未曾与你。现交与你,望你好生领悟。须知医者仁心!”说着清源便起身送客。

    周墨扬见此也不便多说,待书童接过老道的神农本草经后,起身作揖告退。

    清源虚抬右手,也不远送。目送着周墨扬二人走远后,也转身回了后院。

    。。。。。。。

    武周国三十六郡,齐云山脉,在上党郡和雁门郡之间。

    齐云山脉,跑马峰,飘渺派。飘渺派创派于千年之前,历经数朝屹立不倒,乃武周国名副其实的江湖第一大门派。

    此时,在飘渺派大殿淩烟阁内,帮主欧阳鹏飞打量着围坐在两侧的四位长老,开口道:“此次本派外事堂托镖局押运的玉石半路遭人偷袭,究竟是何人所为?几位长老可有明断?”

    几位长老低头不语,半响后,一鹰目长须的老者抬起头来,沉声说道:“这几年对我飘渺派不利的传闻日盛,窥伺我派威名者众多,而敢虎口捋须者不过寥寥。”

    “赵长老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