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魔途振剑录 > (十三)击颅(5)心迹隐秘

(十三)击颅(5)心迹隐秘

不知怎地心中便虚了,否认之时,脸上突然发红。

    殷迟嘻笑道:“我们这就要分手啦,你有你的事干,我有我的。咱们去个没血腥气的地方喝酒作别,你说怎样?”

    ※※※月升之时,殷迟与康浩陵一同打马扬鞭,翻岭涉溪,迳向西北奔驰。

    殷迟从货栈取回了那只变戏法的百宝木箱,再度巧施变装之术,扮成老人,上黑市替康浩陵买了一匹马。当时坊间马匹价高,官府又管制甚严,成都是一国首府,要买好马更是非到黑市不可,黑市却鲜少做外人的生意。所幸殷迟自幼受了无宁门南腔北调之薰陶,学话的本事练得不错,入蜀以来迅速学起本地乡音,买匹座骑,倒不算为难。

    另一头,康浩陵总算换下穿了好几日的禁军服饰,断剑仍藏于身畔,那是师门所赐,决不可弃,即使断折亦必缴回更换,况且若无那把断剑,更无其它兵刃防身。

    那只锦囊,依旧稳稳妥妥地贴身而藏,并趁殷迟不在时,以碎纸仔细填充,以防沉重钢锭撞破药瓶。纵马大跑之际,不只一次伸手入怀,确保那盛有药液的蓝瓶完好无缺。

    依殷迟说,就要带上一坛酒,趁夜直奔都江堰一带的江岸,瞧瞧二人年年相约的所在,在黑夜中看那大江奔流至此、为人力中分二路的壮阔景象。康浩陵却颇有顾虑,一则,锦囊中两件物事,是西旌赤派以一十七条人命换来,备极艰险,才递到了自己手中;二则,化去五个敌人尸身之际,他曾暗地撕下了五人衣衫一角,要带回去请赤派前辈鉴定敌人的来历,这法儿正是王渡伯伯所传。想自己肩上实挑重担,不愿再行险,便道:“我还得赶回南霄门,不宜走得太远,或者咱们明年去看罢?”

    殷迟道:“也好,料来附近的小镇,也是有酒家的。”

    但二人已过了青城山,离开都江堰已是极近,放慢了马蹄,穿入小镇,耳中便依稀听得水声滔滔。殷迟又央道:“康大哥,你真不动心么?就到江边看上一眼,怎么样?”

    康浩陵早已忍不住好奇,笑道:“好罢。”

    殷迟大喜,二人在小镇打了酒,便往江边驰去。取道小径穿山,水声渐行渐大,终于眼前世界豁然开朗,已从宝瓶口转出。一座将激流一岔为二的千古神工,便在脚下。九月十五,银月俯视,江中以人力分开的“离堆”,花树茂密,犹似一座恬静小岛,可是便在它的身侧,却是旋流滚滚,复而被更多由西面奔下的激流所驱散!

    千年前人间的智慧,如何竟已足以羁勒此江?使江水不得不分道怒奔而下?

    两人一路谈笑而来,但到了此处,蓦地一齐在山石边勒马,同时在涛声中沉默。

    康浩陵心有所感,忽然喃喃自语:“做人做到这样,才算不枉了。”

    这话没头没脑,殷迟却顺口应道:“正是。今日世上不知有多少豪杰,为了一州一县的尺寸之土,争得血流成河,有甚么意义?要像李冰父子那样,以凡夫之力控御天险,才叫做一番事业。”

    [小说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