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历史小说 > 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 第265章 :黑龙湖故地又重游(一)

第265章 :黑龙湖故地又重游(一)

张带围屏的大床上一男子一女郎正坐在一处。

    纱帐透明,围屏也恰好没遮挡住,偏就看得那么清晰。那个男子搂着那个女郎腰身正低头吻她。女郎手放在他胸襟上欲拒还迎。这样场面萧琼琚从来没见过,立刻便止步不进,转过身来。但是她已经确定,那个男子就是高澄。看一眼就能认出来,他在她心里如同刻骨铭心。

    亲眼看到他和别的女郎这么亲近,萧琼琚又气又恨,伤心到痛不欲生。但这一刻最明白,原以为自己恨他入骨,其实正是因为爱他入骨的缘故。

    门打开,这么巨大的响声都没让他们受影响。高澄想都没想过会有人闯进来,还以为是崔季舒有什么事进来了,所以他照旧我行我素,和崔季舒还有什么好避讳的?倒是康娜宁一边回应高澄一边无意中瞟了一眼。

    这一眼吓得她魂飞魄散,纱帐外面是个陌生人,隔着纱帐她都能感受到那个陌生人杀气实足的眼神。

    “夫君!”康娜宁吓得扑进高澄怀里,紧紧搂着他的脖颈。这明火执仗般的阵势让她想起来李昌仪是怎么把她的叔父和她从邺城酒肆里赶出来的。

    这一声“夫君”声音甚是尖利,溧阳公主听得清清楚楚,心里痛得像是刀割一样。曾几何时,她也是这么唤他的。但是那是多久前的往事了?远得好像从来没有真实过。那时候她痴心一片,他也心性清澈。原来并不是所有的事只要两情相愿就可以了。

    骗不了自己,她已经看清楚了那个男子就是高澄。这样的场面她本是不该看到的。向她身边的崔季舒冷冷吩咐道,“崔侍郎,我和太孙受太子之命而来,有话要和大将军说。”说完一刻不留走了出去。这话对着崔季舒说的,实际上是说给高澄听。她是梁国的公主,以社稷为重,不是她对他思念至深才无端而来的。

    高澄抱紧了康娜宁抬头向外面看,看到是个白衣书生的背影。可这背影他一点也不熟悉,感觉是个个性坚毅的男子。听到她吩咐给崔季舒的那些话,他已经听出来是她的声音。他是魏使,她是梁国公主。她也曾抛开家国社稷,真心待他,痴心相许。那样时候的萧琼琚总在他记忆里会想起。而今两个人走到这一步,真说不清楚此刻心里是什么心境。

    崔季舒关好门,小心翼翼地回道,“世子,公主殿下和太孙直闯而入,臣实在是没有拦住。”他的心境也很复杂。

    康娜宁慢慢从高澄怀里挣脱出来,她很聪明的地发现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沉重了。刚才那个陌生人究竟是谁?他们说的公主殿下是谁?

    高澄站起身,“既然公主和太孙是代太子殿下来的,你去禀报,容我更衣出迎。”他倒是已经变得泰然自若,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似的。

    崔季舒出来,把高澄的话转达了一遍,溧阳公主已经是面色如常,表示无异议。太孙萧大器和羊鹍都唯她之命,自然也无异议。

    那几个奴婢进去服侍高澄更衣,崔季舒也立于公孙树下一起静候。这么多人,谁都没说话。崔季舒暗暗看溧阳公主几回,觉得她和从前判若两人。

    这段时间好像过了很久,因为谁都没说话,现场气氛格外别扭,一时一刻都觉难熬。终于在所有人的期待中,醉流觞的大门又打开了,所有人眼前一亮,看着高澄从里面从从容容地走出来。

    这一回是主随客便。客人便服而来,主人以顺客意,同样便服出迎。高澄也穿着宽袍大袖的儒衫,重新梳了发髻一丝不乱,也戴着荷叶巾,长长的丝带垂坠在身后。他穿的藕荷色衣袍和微露出的精致丝履多了些华贵,颜色却满是暖意,让人心头开朗。这样装扮更显得他粉雕玉琢,多了很多儒雅气。

    羊鹍先上来拜见,然后引见太孙萧大器和溧阳公主。

    高澄回礼,满面微笑地给萧大器见礼,自称为臣,述官职拜见萧大器。

    萧大器非常谦逊地也回了礼,微笑道,“高大将军远路而来,在建康数日,馆驿中可还趁意?礼仪不周之处,大将军见谅。”

    十岁孩子说话很大气,彰显身份。高澄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太孙,觉得他真像是南朝风采人物。也以礼待之,回道,“不敢劳太孙垂询,甚好。”又请道,“劳太孙久候,下官之罪过,请殿下入内安坐而谈。”

    萧大器刚要说话,忽然听到姊姊溧阳公主在一边冷冷道,“外面设座就好,何必进去?听说高大将军携夫人同行,可否请出来让我等拜见,以免失礼?”她说完也不看高澄,只管转过身去四处打量。

    萧大器到底还是孩子,又心地醇厚,笑道,“大将军勿奇怪,今日天朗气清,姊姊是觉得这公孙树下微风徐来,我等共坐一处,倒显其乐融融。”

    高澄微笑而应,看了一眼崔季舒,崔季舒自去吩咐奴婢。

    两个人真正四目相对也就在这一刻。萧琼琚面无表情,眼神微冷。高澄唇上淡淡一抹笑,显得彬彬有礼。“殿下恐听错了,下官的夫人在邺城,并未来建康,若是来日有机会,一定拜访殿下。”

    萧琼琚听到这话转过身来。

    两个人互相看着对方。高澄的目光中坦然率直,一双绿眸子柔和水润地专注在萧氏身。刚才他说的话又像是在有意解释刚才的行为。萧琼琚终于受不了他目光一直在自己身上,收回自己的眼神,看着别处。“高大将军是魏使,专为两国结盟而来,我和太孙都诚惶诚恐,怕待之不周,若是问得多了,请大将军见谅。”像是道歉,又不自觉显出娇俏任性来。

    高澄看她忽而薄嗔,忽而又乌云散尽,心里也勾起往事,软下心来,笑道,“殿下客气。”

    这时公孙树下已经设筵上茶,几个人都过去坐下。

    高澄笑问,“不知太子有何钧谕?”

    萧大器看一眼姊姊,溧阳公主笑道,“家君请大将军到黑龙湖行宫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