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书院 > 都市小说 > 超级城市制造商 > 第0268章 行动之后,再行动

第0268章 行动之后,再行动

    南湖集团,再一次轰动了江州市。

    不过这次不是江州市的民众,而是江州市的各大银行。

    当晚上。

    苏阳对外公布了南湖集团新增开的网络渠道,带来销量大涨的情况。

    而且苏阳毫不掩饰,直接贴出了这几的数据。

    仅仅用了10时间,南湖超市的网络渠道,包括桃宝、晶东商城、南湖超市APP、外卖等……所有网络渠道加起来,南湖的网络日销售额突破500万,达到540万。

    不仅如此,虽然没有具体出数字,但南湖因为网络直播的火爆,带来游客、食客人数大涨,南湖集团线下实体日营业额上涨了0%。

    “千万,这是日销售额破千万级别了。”

    一些对南湖销售额原本就有预估的人,差点没被这个数字给震惊。

    因为这个数字,完全是来自超市、酒店、饭店、度假山庄这些,可没还没包括房地产这块。

    所以当苏阳公布这个数据后。

    整个江州市银行都轰动了。

    大家不知道的是,苏阳最近10每都要砸100万用来网络推广。

    但没关系。

    因为这些推广,有不少会转化为消费者。

    现在一个日销售额千万,年销售额几十亿的企业,净利润不低于5个亿的企业,而且一直在投资研发各种新技术。

    不过才负债0亿,他们之前居然全都给评估为高危企业。

    他们不是没有怀疑过南湖是不是数据造假。

    毕竟明就是南湖要偿还南章银行1亿贷款的日子。

    南湖为什么这个时候放出数据?

    意义不言而喻。

    是希望其他银行可以给南湖过桥资金,先把闹翻的南章银行对付过去。

    但他们只要稍微一调查,先不全国,光是江州市这边,南湖外卖的真空包装美食确实已经火爆了。

    甚至有人没吃过这种真空包装美食的,也去下了一个外卖订单。

    几分钟后南湖骑手就送上门,拿到手,微波炉加热。

    等吃完之后。

    这些人再无疑问。

    南湖的美食,江州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外卖,因为口感下降的厉害。

    可是现在。

    经过他们亲自品尝确认后,他们估计是这大半年时间,南湖一直在闷头研发。

    现在彻底解决了这个外卖的难题。

    运用了新研发的技术,不仅是真空包装,能维持一个星期的新鲜度,而且口感比起南湖酒店现炒的,虽然有所下降,但不是很多。

    “失策,失策啊。”

    不少银行的高层,这一刻都发现,他们太低估了南湖的爆发潜力。

    一旦南湖拿到投资,扩大产能,在全国进行铺货。

    这日营业额将会突飞猛进的暴增。

    可他们觉得,这也不能怪自己没眼光。

    你南湖不对外开放加盟店,也减缓了扩张的脚步,BD的明珠中心地标和六鹿书院要砸几十亿进去,而且到底是不是真的很赚钱,谁知道啊。

    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很惋惜。

    你苏阳就不能好好经营酒店么?

    把酒店扩张到全省、全国去啊,你这个是百分百赚大钱的事。

    你要多少钱,我们银行都给你多少钱啊。

    但是他们忘记了。

    苏阳前期的扩张,都是以吃大。

    所以当初银行是各种刁难苏阳。

    以至于苏阳只能想尽一切办法融资,甚至去借高利贷,后来只能去争市政府的六鹿书院资金。

    当然。

    他们现在只会风凉话。

    就像十多年前的阿鲁巴巴,找了国内多少大佬投资人融资。

    一个个都不想投资,认为做不起来。

    最后便宜了只用了6分钟的东瀛国的孙正义,以及雅虎。

    才有了今的阿鲁巴巴,有了今的桃宝,今的智付宝。

    就像大半年前的银行。

    很简单的拒绝了苏阳,因为苏阳的酒店注册时间太短,还妄图以一个宾馆吞下四星级酒店,不符合借贷条件。

    而且他们更不清楚,苏阳南湖的快速崛起,手中握着的技术,引来了多少人的贪婪。

    比如远方集团的王振。

    比如丽川集团的韩宗清。

    他们当时都想把南湖彻底整垮。

    甚至想要了苏阳的命。

    他们不会去想这些,现在想到的是一块肥肉摆在眼前。

    南湖缺钱。

    而且明就要1个亿。

    这个时候只要拿下南湖,未来就能啃上南湖这块不断增长的肥肉。

    所以当晚上,好几家银行的高管都出动了。

    他们联系不到苏阳,就托关系找人。

    而苏阳却一点都不急。

    否则表现的越急,那些银行就越拿捏自己。

    不过到半夜的时候。

    来了一个让苏阳不得不接的话。

    区长孔烨伟。

    “苏阳,你不厚道啊。”电话一接通,孔烨伟就笑骂了一句。

    “区长,这话什么意思?”苏阳一头雾水。

    自己现在是跟银行较劲,可没跟区长较劲。

    “你你,网络渠道做的这么火,你也不跟我下。害的我这几还瞎奔波为你找资金,嘴皮子都磨破了,才从江州银行筹了5000万。”孔烨伟埋怨道。

    苏阳突然一愣。

    孔烨伟为自己筹集了5000万资金?

    江州银行不是南章银行在江州市的分行,而是江州银行,江州市本土的银行。

    是早些年江州市几家城市信用社发起组成的银行,跟南章银行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行了,你也别奇怪。你是园区的优秀企业,我还是很看好你的。上次你跟我缺6个亿,政府是真拿不出钱来,我只能想办法去银行给你筹钱。”

    “其他银行比较麻烦,但是江州银行是我们江州市的本土银行,我给你筹了5000万。你要是早网络渠道这块做的这么火爆,哪用我磨嘴皮子弄那5000万,你就是要5个亿,人家也乐呵呵送上门。”

    孔烨伟在电话里的轻松。

    但是苏阳知道,南湖集团当时账面上是0亿负债,又没新的业务增长点,还一开口就是6个亿去改地标建筑。

    而且更是经历了一次舆论危机,口碑差点都坏了。

    江州银行能借5000万出来,这都是孔烨伟这个区长硬要出来的。

    “区长,劳你费心了。”苏阳心中很是感激。

    “谈不上费心,我没帮上什么忙,都是你自己拼出来的。现在你有了新业务支撑,就好好发展南湖。把南湖做大做强,让更多人来江州市旅游。在你赚钱的同事,也让更多江州的老百姓受益,回报社会,这才政府希望看到的好企业。”

    孔烨伟在电话里的很认真。

    他是少壮改革派。

    恰逢遇到少壮改革派的市长,市里改革呼声也很高,孔烨伟知道自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力挺南湖做大做强。

    只有这样,他的园区改革才能成功。

    未来他才能进入市委常委,做出更大的改革。

    “对了。有个事,我就提一嘴,你自己考虑好最重要。”孔烨伟继续道。

    “您。”苏阳回道。

    “就是这次贷款的事,明你不是要还那1个亿吗?我建议,是我个人建议的一家银行啊,你别有压力。”

    孔烨伟话的时候,尽量让语气轻松一些,就像唠家常一样。

    “你的是江州银行?”

    苏阳其实不用猜就知道。

    江州银行是江州市本土银行。

    早些年发展势头很猛,是全省最好的本土商业银行,更是江州市的骄傲。

    后来省里为了打压江州银行,直接让南章银行并购其他地方商业银行,硬是把江州银行打压了下去,南章银行成了江右省本土第一银行。

    这两年省里还打算让江州银行跟南章银行合并,总